该企业大麻加工废水采取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工艺,已经施工完毕,调试进行中,预计3月末调试完成,工艺如下。
通过对工厂现有工艺废水的检测和小试,发现该厂生产工艺下来的废水,PH高、色度大、非溶解性和溶解性有机物并存、并且非溶解性有机物所占比例非常高。通过絮凝沉淀,发现COD去除率高达80%,絮凝体占到水体积的三只分二到五分之四。絮凝后的清水颜色大幅度减轻,检测发现COD仍然超标,分析生产废水是通过在碱性条件下,利用双氧水氧化大麻产生的废水,在这个过程中大麻中的无用有机物被双氧水氧化断链、分解、等过程部分直接将有机物氧化成最终的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大部分是将高分子的长链或环链有机物分解成短链有机物或者破环,而这类短链有机物通常能被好氧微生物吞食,同时为了确保出水达标,在生物处理后增加活性炭吸附工艺。基于上述原因,确定工艺为“物化方法+生物方法+物化方法”。
由于原水含碱性,并且非溶解性物质太多,中和之后,采取1级气浮工艺很难把大量的悬浮性物质一次性去除,所以前端物化方法采取中和+双气浮工艺。
后面的物化工艺是保障性工艺,因此根据情况运行。
中间的生物处理工艺可选择的方法很多。
常见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是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曝气生物滤池工艺,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等,该类方法的特点是占地面积较大,初期投资较高,但运行费用较低,同时可以将指标降低到更严格更低的程度,缺点是必须连续运行;而由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出水问题,便于维护等优势,因此本项目拟采取的方法为接触氧化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好氧生物膜法工艺,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在填料表面,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该工艺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二者的特点。
池内加设适宜形状和比表面积较大的生物膜载体填料,这样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由于内部的缺氧环境势必形成生物膜内层供氧不足甚至处于厌氧状态,这样在生物膜中形成了由厌氧菌、兼性菌和好氧菌以及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形成的长食物链的生物群落,能有效地将不能好氧生物降解的COD部分厌氧降解为可生化的有机物。
为了进一步提高污水的生化性,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前,增加水解酸化工艺。
水解(酸化)处理方法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处理法之间的方法,和其它工艺组合可以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水解酸化工艺根据产甲烷菌与水解产酸菌生长速度不同,将厌氧处理控制在反应时间较短的厌氧处理第一和第二阶段,即在大量水解细菌、酸化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奠定良好基础。